- 仙游名称的由来?
- 资讯类型:本地楼市 / 发布时间:2024-03-01 20:59:05 / 浏览:0 次 /
春秋战国时期仙游属越国地;秦时属闽中郡;汉武帝至三国时属会稽郡、建安郡;晋时属晋安郡;南北朝时为梁所属,隶属南安郡;陈光大二年(568年)起,仙游地属莆田县;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丰州为泉州,现仙游地隶属泉州之莆田县;隋大业三年(607年)起,属建安郡南安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复属莆田县。
唐圣历二年(699年),析莆田县西部,以俞潭(今盖尾仙潭)为界置清源县,属武荣州(今南安丰州)。景云二年(711年)改武荣州为泉州,清源县属泉州。天宝元年(742年),泉州改称清源郡,因郡县同名,清源县更名为仙游县,仙游县属清源郡。宋乾德二年(964年),清源郡改称平海军,仙游县属平海军。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四月,平海节度使陈洪进(今枫亭镇人),将漳泉两州及其所属14县(含仙游县)正式归入宋廷版图。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析仙游县的游洋镇(今仙游县的游洋、石苍、象溪一带),莆田县的百丈镇、永福县(今永泰县)的陈山头和福唐县(今福清市)的头、百丈岭、下庐岭一带山区置兴化县,县治设在游洋(古邑)。同时,设太平军(后改称为兴化军)领莆田、仙游、兴化等三县,军治亦设在游洋。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改太平军为兴化军,仙游属兴化军。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兴化军治从游洋迁入莆田城内。景炎二年(1277年),改兴化军为兴安州,仙游县属兴安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十月,改兴安州为兴化路,仙游县属兴化路。皇庆二年(1313年),兴化县治从游洋迁往莆田县广业里湘溪村(今新县)。
明洪武二年(1369年)兴化路改为兴化府,仙游县属兴化府。清仍沿明制,仙游县属兴化府。 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政府宣布废府、州,福建省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政制。全省划为东路、西路、南路、北路等四道,仙游县隶南路道。民国3年,南路道改称厦门道,仙游县隶厦门道。民国16年废道,仙游县直属福建省。民国22年11月20日,发生“闽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史称“福建人民政府”)。12月11日,人民政府第一次中委会决议,将福建划为闽海、闽上、泉海、龙漳等四省和福州、厦门二特别市。同月13日,第十二次中委会改原划四省名称为闽海、延建、兴泉、龙汀等四省。仙游隶属兴泉省。
次年1月,“闽变”失败,还属福建省。民国23年7月,省以下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省政府的辅助机关。福建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仙游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专署驻今仙游鲤城)。民国24年10月,全省督察区缩编为7个,仙游县仍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同安县)。民国29年8月,在德化、永春、仙游、永泰等四县边境设立凤顶特种区。同年10月裁撤,归还原县管辖。民国35年至38年,仙游县仍属第四督察区(专署驻晋江)。1949年8月25日,仙游县解放,隶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署驻泉州)。1950年4月1日,第五专署改称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9月16日,改为福建省人民政府晋江专员公署,仙游县属其管辖。
1955年3月1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晋江专员公署改称为福建省晋江专员公署,仙游县仍属其管辖。1967年6月30日,成立晋江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取代专署行使对全区领导职权。1968年9月23日,成立福建省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仙游为其属县。
1970年7月,省革命委员会决定,闽侯专区革委会机关迁入莆田县。划出晋江专区的莆田、仙游两县,同原闽侯专区的福清、永泰、闽侯、闽清、长乐、平潭等六县,成立莆田地区革命委员会(驻莆田荔城),仙游县属其管辖。1971年7月,改闽侯专区革命委员会为莆田地区革命委员会,仙游县属其管辖。1979年1月,莆田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莆田地区行政公署,仙游县隶属之。
1983年5月,撤销莆田地区行政公署,析原莆田地区的福清、永泰、闽清、长乐、平潭等五县归福州市管辖;同年9月9日,划出莆田、仙游两县和城厢、涵江两区成立莆田市人民政府(驻莆田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