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闭关政策”? 清朝时期的闭关政策持续了多长时间?
- 资讯类型:数据政策 / 发布时间:2024-05-23 01:35:29 / 浏览:0 次 /
一、什么是“闭关政策”?
闭关政策是清初对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加以限制,政府独占贸易的政策;其产生的原因有:其根本原因是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的限制;其他原因还有A清政府害怕引发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B有抵御防范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犯,保卫保卫国家主权的一面,来自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理;
这一政策确实延缓了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犯,瓜分中国的进程,但这一政策的影响主要是消极有害的,对中国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A对内由于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并由此影响了一些经济部门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
B限制了中外文化正常的交流,妨碍了中国学习掌握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
C消极的防御并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相反正是由于清朝脱离世界潮流,闭关自守,愚昧自大,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导致了闭塞,停职,倒退,与西方差距越来越大,逐渐使自己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二、清朝时期的闭关政策持续了多长时间?
1757年——1840年,共4年。
18世纪,由于中外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和人民反清起义不断发生,清朝统治者担心外人和汉人会结合起来反对清朝。1717年,清政府下令不许中国商船到欧洲人控制下的南洋地区进行贸易。清政府在对贸易范围实行限制同时实行禁教,减少中外之间的往来。17世纪末,清政府允许天主教在中国传播。随着教会在中国影响的扩大,它开始直接干涉中国的内政。尤其是1704年罗马教皇克雷芒十一世订立“禁约”,禁止中国教徒尊孔祭祖。康熙严辞拒绝了这项要求。1720年清政府开始实行禁教政策。1727年又明确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到广东的虎门和福建的厦门两处。1757年正式实行闭关的政策,乾隆皇帝宣布西洋商船只准在广东的虎门一处停泊贸易。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构筑了隔绝中外的一道堤墙,对中国社会的前进起了阻碍作用。由于对出海贸易横加限制,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中国人民与世界潮流隔绝,不明世界大势,而清统治者更是闭目塞听,其结果正如魏源所说:“以通事二百年之国,竟莫知其方位,莫悉其离合。” 1840年,英国侵略者终于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