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阳未来5年城市规划? 泰州未来10年城市规划?
- 资讯类型:城市规划 / 发布时间:2023-12-03 09:15:45 / 浏览:0 次 /
一、益阳未来5年城市规划?
益阳将建设国家规划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构建陆上水上两大通道,构建快速、干线、基础三张网,构建管理养护、运输服务、安全应急、创新绿色等4个支持系统,实现交通运输投资约900亿元。
二、泰州未来10年城市规划?
泰州未来十年将要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不断强化泰州的区域服务功能价值。
从产生、发展、壮大到成熟的阶段性过程,每个发展阶段的城市任务目标是不一样的。根据前述发展阶段的解读,泰州市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目前已经完成了“小泰州”到“大泰州”的跨越,当今泰州的任务是通过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产业体系重组和转型升级,实现从“大泰州”到“强泰州”的跨越。因此,突出战略的转型目标是泰州市城市定位的核心逻辑,要充分体现未来泰州市战略转型的核心意图,以统一全市战略层面的发展思路。
三、温州简介和未来城市规划?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7′-121°18′、北纬27°03′-28°36′。总面积1178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1082平方千米。总人口744万人(2003年)。辖3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30个街道、119个镇(包括2个民族镇)、143个乡(包括5个民族乡)。邮编:325000。行政区划代码:330300。区号:0577。车牌号:浙C。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浙江省地级市。是浙南经济、文化中心。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的名称。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并制作陶器。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年)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驺摇)都地。流经温州的河流叫瓯江。 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温州府志》载,当年建城时,太守郭璞登上西山,瞭望周围诸山,错立如斗,便对当地百姓说:城饶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于是他仿照北斗星体位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传说在筑城时,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然后化作一团样云冉冉飞入天际,白鹿跑过的地方,一历经4年的研讨、修编,《温州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终于在2004年12月12日顺利得到省政府的认可,正式定稿。捧着这套厚厚的规划蓝图,我们感觉它比以往的那几份城市规划都来得详实和厚重,与以往的几次规划相比,这次规划在很多方面都称得上是大手笔,它把温州的城市性质调整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工业、港口、旅游城市,浙南闽东北的区域中心城市,具有滨海山水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到2020年末,我市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3.5%,足可见此次规划目标的宏伟壮阔。 温州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可能是前几次城市规划者所始料未及的,预计到2007年将达到200万人左右。人口的增加使得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此次规划确定了“东拓、西优、南连、北接”的城市发展方向,近期(2007年)城市用地规模将达到179.3平方公里,接近上一规划所确定的用地规模(2000年)的两倍,人均用地面积增加到89.63平方米。除鹿城区外,还将在永强建设龙湾中心区,承担城市副中心的职能,两个中心加上瓯北片、七里片、洞头片共同组成我市“双中心多组团”的城市结构。 人口的增长、城市用地的扩大、机动车数量的增加都将加大城市的交通负担。本期规划提出了由9条高速道、2条国道、1条分流道、7条省道组成我市的公路交通系统的思路,并在温州都市区、南部城镇群各形成高速公路环,构成“日”型高速交通骨架。在规划的中期,还将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立起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公交系统,使市民出行质量得到保证。初步确立的轻轨网络由六条线路组成(其中两条为规划预留线路),线路总长178.4公里,主要连接机场、火车站、港口码头、各级城市中心区及龙湾永强片和瓯海中心片等开发活跃的新区。 “景观规划”是2004年《温州城市总体规划》的另一个突出亮点。1600多年前郭璞建城时就奠定了温州山水城市的格局,又历经千年沉淀,积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往的规划在制定和实施时往往忽略了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保护,许多有着纪念价值的文物景观消失在城市的钢筋混凝土下,只能留在温州人的记忆中。这次规划,我们在吸取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营造山、水、城一体的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协调发展的山水城市”的建设原则,以郭公山、松台山、海坛山、华盖山和积谷山为基础建设环城公园,并保证通向景山、牛山和杨府山视线走廊的畅通。同时严格控制瓯江两岸建筑的高度和体量、色彩、整体造型等,使瓯江成为展示城市形象、丰富城市空间和开展市民活动的重要区域。 与以往的城市规划相比,2004年《温州城市总体规划》搭起了未来十几年里温州城市发展的整体框架,无论在规划设计的高度还是涉及的范围,都比以往历次城市规划更加磅礴大气。 片鸟语花香。人们为取吉利,称为白鹿城或鹿城。
四、西安未来5年的城市规划?
西安市要大发展,必须要把西安市这些主要道路交通向北渭河修桥向北打通,向北跨过渭河。
一是西安市太华路太华北路向北跨过渭河,连接泾渭西路。
二是东二环北辰大道向北渭河修桥,向北跨过渭河连接店子王大桥。
三是东三环杏渭路向北跨过渭河,渭河修桥,连接桑军大道,现在路名是,泾惠十四路。四是西安港务区港务西路向北渭河修桥,向北跨过渭河,连接高陵区旅游大道,现在路名,泾惠十三路。只有把这些道路交通向北打通,向北延伸到三原县关中环线,大西安市自然形成。
五、重庆土主镇未来城市规划?
土主是以后的铁路货运中心!重庆对外铁路贸易的桥头堡!发展前途无量!建议大量买地建房,以后会大大升值!!!
六、谁了解福鼎的未来城市规划?
七、重视城市风貌建设,塑造城市特色。要注重对地表水体、城市外围山体、海湾等自然生态景观的保护和利用,构成具有“滨海城市、山水田园城市”特色的绿化网络和景观体系。加强龙山、马鞍山、莲峰山的山体绿化,重点控制沿主要道路、河流和重要标志点的视觉走廊构成的城市景观廊道,营造特色景观风貌区。4000一平米
七、黑河未来十年城市规划?
编制“两个规划”
谋划 5个综合旅游集群、8个主题文化旅游集群
建设 7条主题旅游廊道
改善 13条重点旅游交通链接
重点打造“必到必游” 25个重要节点
省政府新闻办3日在哈尔滨举办新闻发布会,省文化和旅游厅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编制的《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0年)》《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基本完成,确定了打造“国际冰雪旅游度假胜地、中国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中国自驾和户外运动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近期将印发实施。
八、成都未来发展城市规划以及方向?
《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制定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建议》提到,推动形成区域错位发展新格局。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入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构建“一心三轴多中心”总体空间结构。
“东进”区域立足成相向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以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基地为战略支撑的现代化未来新城。
“南拓”区域率先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公园城市示范区,加快建设全市综合性副中心,整体形成“两区一城”协同发展格局。
“西控”区域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统揽,提升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水平,建设具备高端绿色成长基因的生物经济示范带。
“北改”区域以强功能提高要素资源集成力、优形态提高人口经济承载力为着眼点,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链接欧亚的陆港门户枢纽、产贸结合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中优”区域以场景营造和片区开发为牵引,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积极发展都市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高能级高品质生活城区。
九、常德市未来五年城市规划?
1.2022—2026年,常德将紧紧围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聚焦打造“一个中心”、构筑“两个枢纽”、建设“三个基地”、培育“四大千亿产业”、推进“五个强市”,实施“六大专项行动”,特别是把实施“六大专项行动”作为本届政府工作的主攻重点和推动常德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紧抓不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努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常德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2.总体目标
通过五年左右时间持续努力,“六大专项行动”实现重大进展、取得明显成效,园区实力大增强,乡村振兴大提速,城镇品质大提升,对外通道大突破,民生福祉大改善,营商环境大优化,成为全省区域经济的“领头羊”、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3.主要任务
实施“五好”园区攻坚专项行动
1.推进“千百十”工程。培育建成千亿园区5个、百亿企业10家,每年新开工十亿项目10个以上,培育形成先进装备制造、烟草、数字经济、农产品精深加工四大千亿产业,积极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与军民融合等新兴产业。
2.推进招大培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选择、“一把手”工程,瞄准“三类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核心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精准招商,全力以赴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出台支持在常企业做优做强做大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加速壮大、产业加速裂变。
3.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与科技成果转化。引导规模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争创国省级创新平台。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支持科创体系,落实人才优惠政策,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4.推进企业上市突破。大力推动市域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做大成强,力争在沪深交易所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上市的公司达到25家以上。
实施乡村振兴提速专项行动
1.聚力产业发展。巩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强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持续打响常德农产品品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
2.聚力乡村建设。强化村庄规划引领,严格新建农房规划管控,推行集中建房、绿色农房,实现新房新村新貌相统一。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设美丽乡村1000个以上。
3.聚力社会治理。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基层活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确保乡村安宁、社会稳定。
4.聚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继续加强产业帮扶,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实施城镇更新提质专项行动
1.促进城镇空间提质。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推进一批城市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编制。支持各地做强县城、做优集镇,实现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制定完善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措施,引导农村人口进城镇,实现更多农村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左右,中心城市人口达到120万。
2.促进城镇功能提升。按照每平方公里1.5万人左右的需求,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合理布局学校、医院、公园、住宅小区、商业中心、产业园区等生产生活设施。持续推进供水、污水处理、地下管网提质增效,加强公共停车场、公厕等设施建设。统筹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加快物业管理服务老旧小区全覆盖。完善路网结构,实施微改造,打通微循环。
3.促进城镇风貌提靓。强化城市设计,实施文化传承,加强精细管控,彰显常德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进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4,促进城镇管理提效。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整治提升城市市容市貌。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完善城市大脑管理服务平台。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依法拆除违章建筑。提高城市排水防涝应急能力,加强城市桥梁(隧道)维护管理,加强燃气安全管理,提升城镇安全发展水平。
实施交通建设突破专项行动
1.推动高铁建设大突破。建成常益长高铁,开工建设襄常高铁,加快推进常岳九、武贵高铁前期工作,打造区域性高铁枢纽城市。
2.推动高速公路建设大突破。建成炉慈、官新、常益复线、沙安、石桃等高速公路,全面打通对外大通道。
3.推动高等级航道建设大突破。完成澧水石澧、沅水常鲇、松虎等航道整治,推进马凌航道纳入高等级航道规划,高标准建设德山港区、津市港区和陬市港区,使常德港成为全国内河一流港口。
4.推动航空航线建设大突破。积极推动桃花源机场航空口岸正式开放,航线基本覆盖国内主要城市,旅客吞吐量达到200万人次以上。加快建设虎形、石门、桃源、汉寿、澧县等A1类通用航空机场。
实施“六位”实事惠民专项行动
1.实行“岗位”惠民。加强就业培训扶持,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城镇新增就业26.8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2万人以上。
2.实行“学位”惠民。加强和优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学位供给,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确保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公办义务教育学位占比达到9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
3.实行“床位”惠民。优化提升医疗机构床位使用率,努力满足群众养老服务床位需求,新增养老床位1.8万张以上,新增医疗床位2600张以上,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床位使用率达到90%以上。
4.实行“车位”惠民。新增和统筹各类车位资源,推行智慧停车管理,新增停车位3万个以上。
5.实行“厕位”惠民。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维持在95%以上,新建改造城镇公厕232座以上,基本实现城市建成区每平方公里3一5座公厕,二类以上公厕达到65%以上。
6.实行“梯位”惠民。建立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运维、监管长效机制,加装电梯2500台以上。
实施政务质效提升专项行动
1.提升办事服务效率。简化政务服务事项,推动政务服务下沉,创新政务服务方式,优化办事服务流程,努力实现“马上办、就近办、智能办、一次办”,“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办事不求人”成为常德常态。
2.提升项目建设速度。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再提速,实施“交房即交证”改革,实现市政公用服务“一站通办”。
3.提升监管执法水平。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四项制度”,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大力推广柔性监管,加大信用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
4.提升政策落地效能。定期梳理形成政策事项清单、落实责任清单、办理时限清单,推动政策服务平台提质升级,提升惠企政策兑现效率,做到惠企利民政策应享尽享、落实落地。
5.提升干部作风形象。建立健全联系群众、行政问效、督查激励和作风整治长效机制。
十、阜阳未来的发展和城市规划是什么?
(一)规划期限
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并展望城市远景发展。
(二)规划范围
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阜阳市市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约9775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范围:西至绕城公路以西50米,北至茨淮新河北岸100米陆域边界,东至绕城公路以东50米,南至阜阳市区行政边界。规划区面积约1053.59平方公里。
城市规模
2030年,阜阳市域常住人口960万左右,城市化率65%左右。
2030年,阜阳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00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职能
城市性质:全国著名的农副产品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和豫皖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
城市职能:国家层面上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泛长三角层面是新兴能源基地;中原经济区层面上为豫皖省际的商贸物流中心;从省域层面上看是安徽省加工制造业基地之一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在皖北层面上为皖北魅力水城,生态宜居家园。
发展目标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以建设区域性经济强市为目标,不断提高阜阳在中原经济区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阜阳在豫皖交界地区经济管理、科技创新、信息、交通、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城市经济,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奋力率先崛起,将阜阳建设成为产业结构合理、城乡融合发展、生态良好宜居、具有强大区域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城市。
(二)城市发展战略
1、城镇化发展战略
(1)中心壮大策略:以壮大中心城市为首要任务,加快规划区内中心城市与周边重点镇一体化发展。
(2)县域突破策略:培育优势县城中心城市,强化其与市域中心城区的分工协作,辐射带动其周边城镇与农村地区全面发展,实现县域经济突破。
(3)重点培育策略:选择若干个发展基础好、潜力大、受限制条件小的城镇为重点镇,优先培育专业型和特色型小城镇,带动周边地域发展,并服务农村地区。
2、产业发展战略
(1)壮大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原有支撑产业
(2)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区域能力
3、生态发展战略
(1)对城市用地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划分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制定不同的管治策略。
(2)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构筑生态体系,城市拓展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建设城乡生态网络。
(3)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大城乡水环境治理投资力度,禁止污水直排河道;运用高新技术治理水环境。建设节水型城市。
(4)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鼓励节能降耗,实行清洁生产。完善再生回收利用体系。
(5)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加快环保产业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