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学校信息化
  • 资讯类型:城市规划  /  发布时间:2022-05-08 06:16:57  /  浏览:205 次  /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各个领域愈来愈被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由于政府的重视,部分学校的硬件建设速度超过软件建设速度,每个教师拥有了梦寐以求的手提电脑,每间课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平台。从个别的电教室到完整校园网的建立以及城域教育网的迅速兴起,这种趋势使得教育信息化的课题摆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日程上。

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认为,教育信息化应被看作为一个过程,其主要特点是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本文试图从实践的角度,围绕观念、素养、方法三方面,阐述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各阶段的特征及相应措施,为制定确实可行的信息化实施方案提供较为有力的论证。

一、信息化的准备

现代教育信息化准备阶段,以硬件建设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念的形成、信息化教学的逐步呈现为其主要特征。这一过程中,各学校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提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开始展现出强大的功能与魅力。虽然教学过程中还不能普遍使用电脑多媒体技术,但是局部的信息化教学以全新的手段和状态,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教育信息化打下了基础:

●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包括:电脑室的建设与管理;电脑科组的成立;学会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创新的课程目标与理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学科评价的初步探索等。受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这一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尚未充分考虑教学信息化的实际需要,信息技术还不能迅速成为一门求知的工具,学生们在为将来而学。

●局部信息化教学。关于信息化教学的概念,专家们尚未有统一的定论。更多的一线教师倾向于把信息化教学(局部的)作为一种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段”。这一时期,电教室的建设与管理是重点,教师们在这里主要进行研讨课活动,并且积累、推广了大量信息化教学的经验。同时,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学校在网站建设、电子备课方面也取得进展,综控室的建设得到加强。通过与城域教育网的互联,学校获取外界信息、加强信息交流的能力大大提高。

●教师队伍培训。学校电脑科组成立后,专业电脑教师逐步取代业余电脑老师。以电脑科组为骨干的电教小组在校本培训方面花了很大的功夫。他们在研讨课中让其他教师“眼见为实”,大力倡导以电脑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带头将学校融入信息社会之中,形成教育信息化的观念。学校以“培训班”的形式,使得多数教师逐步达到国家现行的“中级”水平,即能掌握一般教学应用软件并具备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硬件建设的滞后,多数教师非常无赖地将“中级”证书作为评定职称的依据,而且因为不能迅速地学以致用,导致了重复培训。

●分步建设,循序渐进。由于国家的倡导,学校尽管财力有限,仍然竭尽全力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网络硬件建设未完成之前,我们的工作还不能称为完整意义上的信息化实施,靠移动盘实现信息与知识的慢速共享,还只能叫机械化。这种艰难的探索,客观上强迫学校形成了一种超前意识,为了不搞重复建设,充分利用、开发有限资源,必须寻找理论与技术的支撑。这样,为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春天,让校园网从一开始就发挥最大的效益,信息化的领导意识、网络管理人才以及信息化实施能力已经初步具备。

二、信息化的实施

校园网的建成,是信息化工程进入发展时期的标志。除了校园网,学校内的广播系统、通讯系统、电子阅览系统等也必须具备,以便形成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系统工程。对学校而言,这项系统工程将逐步改变传统校园的含义,它可以实现教师去集体备课室的零距离,可以第一时间让学生了解印度洋海啸或者伊拉克战争,大大增强校园的开放性。如何应用校园网的强大功能,成为信息化进程中要缜密规划的第一个方案。我们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坚持教育本位;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坚持应用与开发(二次)相结合,不能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扩大教育成本;要树立全局观念,将信息化作为改革的目标,把改革作为信息化的动力。

●教学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教学信息化,校园网的第一功能是在教学中的应用。发展阶段的重、难点都是教学信息化应用策略的研究与实践。首先,学校可以借鉴推普工作的做法,要有相关制度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必须用”。其次,加强研究,解决“怎样用”。这方面已有经验积累,但远远不够。我们还要结合课程改革,进一步探讨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方法,特别是研究学的方法,始终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避免把多媒体平台变成教师的替身,努力为学生创设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教育创新。再次,构建管理平台,依靠校园网,优化备课、检查、评价等常规管理,其目的是通过网络化减轻以往工作的繁琐,让教师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教学研究。

●资源库的建设。信息化的核心在于资源共享。针对实际工作的分工或者应用的需要,资源库应该既容易储存又便于检索、下载。比如,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我们可以组织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有计划、分阶段地将所有课程的教学教案或电子教案、试题设计、教学方法等,分章分节地开发出来(当然也可以部分购买),进行系统储存。然后,通过专业管理员的培训指引,教师要能够在数秒钟的时间内检索、下载到所需信息资源。这个过程中,要作重解决三个问题。第一,繁重的录入工作不可避免,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合作完成,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一蹴而就。第二,讨论撰写教案重要还是研究教法重要。笔者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所需要的教案可以从资源库中下载并加以更正,把时间用来撰写教学后记更有价值。当然,三年以下教龄的教师除外。第三,利用互动中产生的信息资源完善资源库。比如“更正的教案”是否应该取代原有教案?或者同类教案并存,以供选择?我们可以采用“管理+专业+研究”的策略,以科组为单位决定取舍。这样,“建设”的“过程性”就体现出来,说明资源库是在利用中不断充实完善的。

另外,在建设资源库的同时,我们要将网站、资料室以及文学社等部门重点加以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还要完善学校管理、德育、科研、后勤等相关信息资源的建设,树立全新的资源观,做好长远规划,为信息化实施提供能源宝藏。

●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的关键还是管理。一是对系统和设备的管理,二是管理信息化。前者的目标是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包括关键功能室、安全、故障、效率、网线、以及IP地址、邮箱等的管理。如果渠道不畅通,整个系统就会变成聋子的耳朵。学校需要改变以往“场室管理”的做法,靠专业人员组成得力的机构,按特殊岗位重新分工。后者的目标是高效与创新。如何保证学校管理层的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每个部门或者每个师生,或者又怎样第一时间收集到下边的信息,这就需要依靠校园网构建一个管理平台。网络下的管理,仅仅具备服务意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技术支撑。学校领导只有参加培训,才能进一步了解校园网的功能与作用,才能建好并用好这个平台,才能制定、落实相关可行的制度。信息化过程中,整个管理机制终将发生变化,诸如通知的发布、文明班评比以及教师绩效考核等。我们要坚持管理与应用结合,应用与评价挂钩。只有这样,才能加快信息化步伐。

三、信息化展望

展望未来,可以减少信息化的弯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校园网将成为教育的中心,校园将更加开放,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将通过网络实现统一,为人类的终身教育提供美好前景。那时,信息技术将与“衣、食、住、行”并列,信息技术教育将“从娃娃抓起”,成为必修课;社会普及程度极高,包括家长学校的课程都将以信息化为主;教师培训的难度、规模会更大,教师职业的地位、整体竞争力将大大提高;甚至可以预见,全社会教育体制也会随之改变。

所有这些告知我们,学校信息化进程必须走在社会的前边,信息化过程中的学校教育改革是全面性、革命性的。站在信息化的门口,让我们继续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精心规划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施方案,做信息社会的排头兵吧。

帮助说明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收费标准 | 联系我们 | 留言咨询  | 切换手机版
最新房源网 蜀ICP备20020785号-19 版权所有:成都蓁成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